- 市場研究機構StrategyAnalytics日前發(fā)布最新研究報告《美國無線運營商展望》指出,美國無線運營商市場持續(xù)在網絡速度和為消費者增值上激烈競爭。盡管日益成熟的美國無線市場發(fā)展已放緩,但是預測顯示,美國無線市場的前景并非暗淡無光:美國無線連接數將會以每年1500萬至1600萬的凈增長直到2022年;而總增長也將每年遞增,從2016年的1.13億到2022年的1.39億,這就為競爭提供了足夠的空間。2022年,多設備使用將會驅動美國無線連接數增長9000萬,但T-Mobile、MVNOs(移動虛擬
- 關鍵字:
5G
- 在大家享受到4G網絡時代時候,別人已經開始部署5G。據外媒報道,德國數字基礎設施部部長亞歷山大·杜布林德(AlexanderDobrindt)在《法蘭克福匯報》稱德國希望成為全球首個建立全覆蓋5G網絡的國家。
杜布林德向《法蘭克福匯報》表示,5G服務才能滿足自動駕駛汽車、醫(yī)療應用和其他新興技術對高帶寬的要求。《法蘭克福匯報》援引杜布林德的話刊文稱,“我們希望德國成為領先的5G市場,以及5G網絡全覆蓋的首個國家。”
根據德國政府的計劃,到2025年至少2
- 關鍵字:
5G
- 攀登5G技術高峰的難度很大,國內外企業(yè)都在積極競爭,目前高通、華為、中興、愛立信等公司走在前列。
- 關鍵字:
5G 高通
- 根據業(yè)界共識,5G時代即將于2020年到來,不少運營商已經發(fā)布了2018年開始試商用的計劃。5G將對整個通信產業(yè)帶來革命性影響,并改變我們每個人的工作和生活方式,使人類社會全面進入到數字化時代。
當前,5G發(fā)展邁入了關鍵階段,標準工作加快推進、技術方案迅速收斂,而早在2009年即開啟5G研究的華為走在了行業(yè)的最前沿。
IMT-2020(5G)推進組日前在“5G創(chuàng)新發(fā)展高峰論壇”上發(fā)布了中國5G技術研發(fā)試驗的第一階段測試結果。測試結果達到預期,充分驗證了多項無線及網絡
- 關鍵字:
華為 5G
- 5G 時代系統(tǒng)側變化較大、關注毫米波、通用化,可能軍轉民
整體而言,5G 時代將出現以下幾個特點:
網絡側應用方面相比終端側設備投入擁有較高的技術壁壘,市場參與較為困難,傳統(tǒng)設備商具有市場優(yōu)勢;
無線頻譜方面,5G 為了滿足大帶寬應用需求,將會逐漸傾向更高頻譜,比如毫米波技術,中小企業(yè)通過切入該領域將獲得市場參與機會;
毫米波帶來的應用將有可能使得濾波器成組出現,變得越來越大,屆時5G 也將推動手機硬件端發(fā)生相應調整, 最直觀的感受將會包括手機側2天線逐漸到5天線,終端系統(tǒng)側的
- 關鍵字:
5G 頻譜
- 在今年7月,美國一線運營商Verizon無線聯合主流基站設備、芯片和終端廠商,發(fā)布了5G的技術規(guī)范和物理層定義。該規(guī)范基于LTE的基本架構,并可根據需求適用于28GHz或39GHz的毫米波頻段,美國聯邦通信委員會(FCC)近期也把上述頻段分配給了5G。該規(guī)范定義的專用5G信號基于多載波OFDM信號,子載波間隔75kHz,每個分量載波可達100MHz帶寬,最多可實現8個載波的聚合,并且是TDD雙工模式。
R&S SMW200A內置的K114選件可以方便的配置(目前還處于預研階段的)5G信號
- 關鍵字:
羅德與施瓦茨 5G
- 德國三大高檔車企業(yè)寶馬、戴姆勒和奧迪9月27日宣布將攜手歐美等半導體和通信設備企業(yè),在采用新一代高速通信第5代(5G)技術的服務開發(fā)方面展開合 作。自動駕駛汽車需要處理大量的數據,5G技術被視為不可或缺。德國企業(yè)將搶在其他汽車企業(yè)之前,與其他行業(yè)的企業(yè)形成聯盟,以主導行業(yè)標準制定。
成立的企業(yè)聯盟名為“5G汽車聯盟(5G Automotive Association)”。除了3家德國企業(yè)之外,美國半導體企業(yè)英特爾和高通、通信設備企業(yè)瑞典愛立信、芬蘭諾基亞和中國華為技術也將
- 關鍵字:
華為 5G
- 當前,ICT基礎設施已經滲透到社會的方方面面,構成了我們整個生活以及商業(yè)社會的基礎,通訊通訊不再局限于是通信能力,而是社會發(fā)展的最重要基石。
正如愛立信中國副總裁兼首席市場官常剛在ICT中國·高層論壇上所說,網絡社會的脈動正向著兩個方向發(fā)展,一個是移動寬帶,即面向5G的加速發(fā)展,另外一個就是物聯網,云則是實現5G應用及萬物互聯的紐帶。
在2016年北京通信展上,愛立信以“創(chuàng)新成就未來”為主題,重點展示了在5G、云計算、物聯網等領域的諸多創(chuàng)新技術、最新研
- 關鍵字:
5G 物聯網
- 9月22日,在北京通信展上舉辦的“SDN/NFV論壇上”,愛立信東北亞區(qū)系統(tǒng)和技術部主管劉堅就“SDN/NFV與5G”主題發(fā)表演講。他表示,SDN/NFV技術雖然產生于IT行業(yè),但是在傳統(tǒng)電信業(yè)有廣泛應用,未來還會和5G結合,共同促進無線網絡技術發(fā)展。
雖生于IT卻長于電信行業(yè)
信息技術的革新倒逼傳統(tǒng)運營商進行轉型,敏捷、開放、集約的云化網絡勾勒了下一代網絡架構的樣貌。談到標準云化網絡結構時,劉堅表示這正應用了由云計算技術導入的虛擬化技術和多
- 關鍵字:
愛立信 5G
- 縱觀今年北京通信展無線領域,5G一花獨秀。5G離業(yè)界預測的2020商用越來越近,和上一屆不同,在今年北京通信展上,5G內容展示的面積、選擇展示的企業(yè)數量大幅度提升。
除5G之外,VoWiFi、VoLTE、NB-IoT等也是企業(yè)展示重點。這些技術均在向超高帶寬、超低時延、大連接和低功耗等目標邁進,支持電信運營商未來物聯網等業(yè)務開展。
5G從概念走向產品
中國移動已經連續(xù)多年展示5G技術和概念應用,今年將5G單獨設為五個展區(qū)中的一個,不但將展示面積擴大,更是增加IDC云端智能巡檢機器人等
- 關鍵字:
5G VoWiFi
- 在過去世界移動通信標準普遍是由歐美企業(yè)作為領先者,即使4G標準的TD-LTE是中國所主導的也離不開高通的支持,在4G商用的2014年上半年芯片主要是高通提供,華為海思的芯片直到下半年才推出,但是在5G時代中國企業(yè)華為和中興或不再落后而是全面占據領先優(yōu)勢。
通信設備在技術和市場方面占優(yōu)勢
通信設備方面,華為早已超越愛立信成為全球最大的電信設備企業(yè),中興也已位居全球前四(在諾基亞并購阿爾卡特朗訊之后,如果阿卡依然獨立應位居第五),通信設備全球前四中國占了兩家。
當然當中最強大的自然是華為
- 關鍵字:
華為 5G
- “2016世界互聯網工業(yè)大會”于9月27日-28日在青島舉行。中國互聯網協(xié)會理事長鄔賀銓出席并演講。
以下為演講實錄:
鄔賀銓:尊敬的尚主任、安司長、各位領導、各位專家大家下午好!我的報告題目是《推進兩華融合,發(fā)展數字經濟》,會有三個方面的內容,第一是產業(yè)互聯網的技術基礎,第二是產業(yè)互聯網的實現路徑,第三是數字化轉型的機遇與挑戰(zhàn)。
先說第一個問題,產業(yè)互聯網的技術基礎。互聯網可以分為消費互聯網、產業(yè)互聯網、技術互聯網,產業(yè)互聯網主要是制造業(yè),包括了其他工業(yè)、礦
- 關鍵字:
5G
- 4G普及了,那5G還會遠嗎?
如果錯過了在4G技術和標準做提前布局,就應該提早做好5G相關技術前瞻研究和標準制定工作。
對于國產手機廠商來說,一如2G時代的諾基亞王朝,在3G\4G時代被蘋果趕下神壇,在未來的5G時代,用心投入的國產手機廠商并不排除登上巔峰的可能。
但是,如果只是想了,喊了,但并未真正俯身去鉆研和創(chuàng)新,那么,這恐怕只會是“夢一場”。
伴隨4G的全面普及,5G時代到來的步伐正在加快。
日前,在首屆5G創(chuàng)新發(fā)展高峰論壇上,工業(yè)和信息化部
- 關鍵字:
華為 5G
- 如今談5G它可能再不是什么宣傳噱頭了,在2016年中國國際信息通信展覽會(簡稱PT展)的尾聲,中國IMT-2020(5G)推進組宣告5G第一試驗階段的順利完成意味著5G網絡已登上快車道正向我們駛來。
按照推進組的介紹,該階段主要完成了5G無線和網絡關鍵技術的性能和功能測試,并充分驗證了關鍵技術在支持Gbps用戶體驗速率、毫秒級端到端時延、每平方公里百萬連接等多樣化5G場景需求的技術可行性,進一步增強了業(yè)界推動5G的創(chuàng)新和發(fā)展。
與此同時,相關5G的最新技術與產品也成為核心電信設備商本屆展會
- 關鍵字:
5G 華為
- 在“2016年中國國際信息通信展覽會”(北京通信展)上,中國電信以“智惠天下能創(chuàng)未來”為主題,以生態(tài)樹為核心造型,多個板塊全面展現其在“轉型3.0”新戰(zhàn)略下,如何逐步推進網絡智能化、業(yè)務生態(tài)化和運營智慧化,助力“網絡強國”,引領數字生態(tài),服務社會民生。
家庭與個人業(yè)務走向生態(tài)化
在面向個人和家庭市場的展示中,中國電信帶來了“智能(混合)組網”產品,這是一項專門提升家庭寬帶
- 關鍵字:
5G VoLTE
5g mmimo介紹
您好,目前還沒有人創(chuàng)建詞條5g mmimo!
歡迎您創(chuàng)建該詞條,闡述對5g mmimo的理解,并與今后在此搜索5g mmimo的朋友們分享。
創(chuàng)建詞條
關于我們 -
廣告服務 -
企業(yè)會員服務 -
網站地圖 -
聯系我們 -
征稿 -
友情鏈接 -
手機EEPW
Copyright ?2000-2015 ELECTRONIC ENGINEERING & PRODUCT WORLD. All rights reserved.
《電子產品世界》雜志社 版權所有 北京東曉國際技術信息咨詢有限公司
京ICP備12027778號-2 北京市公安局備案:1101082052 京公網安備110108020124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