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DM-TDM PON打破接入網承載瓶頸
WDM-TDM PON系統(tǒng)是將WDM PON與TDM PON進行混合而成的PON結構,正是這種混合結構,使其擁有了對多項接入技術的有效兼容特性。近日,國家“十一五”863重大項目課題“低成本的多波長以太網綜合接入系統(tǒng)(λ-EMD)”成功完成實驗室測試,其中的WDM-TDM PON系統(tǒng)應用狀態(tài)良好,得到了專家的認可。接下來將在運營商的固網中進行現網測試,從而將其進一步推向市場。
隨著全業(yè)務運營的進一步推進,城域網在迅速改革,而接入網由于最靠近用戶端,受到的沖擊力也最強,運營商在部署接入網時也遇到了越來越多的問題,比如,如何利用有限的光纖資源承載日益增長的用戶量,如何對大量的OLT設備進行有效的管理以及如何應對多種制式的光纖接入技術,接入網的一系列瓶頸迫切需要打破。
實現承載用戶數的擴容
由于現在用戶分布越來越密集,需要納入光纖接入網絡的用戶也越來越多,對城市光纖線路的需求越來越大,尤其是在一些發(fā)達城市中,這種情況尤為突出。對于運營商而言,在部署接入網時,不得不將OLT不斷下沉,越來越靠近用戶端。這帶來的直接后果就是在用戶端分布著越來越復雜的ODN網絡,尤其是在FTTH迅速發(fā)展的上海,這種情況表現尤為突出,中國電信網絡研究部主任王曉牧指出。這對于用戶和運營商而言,都是一大煩惱,用戶家中需要增加更多的出口,而運營商則需部署更多的線路來滿足用戶的需求。
對于一個TDM PON而言,它所能承載的用戶數是有限的,引入WDM系統(tǒng),也就引入了32個波道,此時再對每個波長進行二次分光操作,擴大了承載的用戶數量。烽火通信行銷部經理郝軍舉例說,一般的TDM PON接入系統(tǒng),一根光纖最多承載64~128個用戶,而接入WDM-TDM系統(tǒng)后,可使一根光纖承載的用戶數增加到32倍,由此可有效節(jié)省光纖資源,尤為適合用戶比較集中、用戶需求量大的地區(qū),可有效促進FTTH建設。
值得一提的是,現在城市小區(qū)的管孔資源非常有限,沒有新的資源來鋪設更多的光纖光纜,而且光纖光纜大都是提前預埋,導致了光纖光纜的資源緊張。而這種大幅度提高單根光纖承載用戶量的WDM-TDM PON系統(tǒng),在這種情況下,可發(fā)揮更大的作用。
促進運營商集中化管理
WDM-TDM PON系統(tǒng)在接入網中的定位可以更加靠近核心網,從該系統(tǒng)中分出的32個波道,可承載32個TDM PON 系統(tǒng),相對于不斷下沉的傳統(tǒng)TDM PON OLT設備,該系統(tǒng)可為運營商提供更為便利的OLT集中化管理。
一般的接入網絡,從局端到用戶端的距離都在20公里以內,有的僅在10公里左右,而WDM-TDM PON系統(tǒng)打破了這一常規(guī),使傳輸距離突破了20公里的瓶頸,可達到50~60公里。這直接導致運營商的一個OLT可覆蓋更多的區(qū)域,使運營商節(jié)約了一系列的機房建設成本,增強了對OLT集中管控的能力,減小了對OLT數據上聯的承載壓力。而且由于WDM的特點,使得每個波長可以承載不同的業(yè)務,有效支持運營商針對不同的客戶提供更加個性化的業(yè)務。
兼容多項接入技術
“WDM部分決定了可支持多少個TDM業(yè)務,而TDM部分決定了每個波道中的設備容量,針對不同的用戶可以提供不同的接入形式。”郝軍一語道出了WDM-TDM PON系統(tǒng)之所以能夠承載多項接入技術的根本原因。由WDM分出的多種波分系統(tǒng),每個波長是可以互相兼容的,可分別支持1G/2.5G/10G EPON、GPON和P2P等多種光纖接入技術。
而單波道的容量由TDM決定,針對同一小區(qū),可按用戶的多樣化需求,提供不同的接入形式。對于運營商現在正在研究的GPON、EPON、10G EPON、10G GPON等不同制式光纖接入技術的融合,而WDM方式是業(yè)內公認的、最有效、最現實的融合方式。從大的角度來說,WDM-TDM PON是一個成型的融合模式。
現在WDM-TDM PON系統(tǒng)作為國家863重點項目,已經完成了國家驗收的實驗室測試階段,并得到了國家“863”項目組的認可。而從技術角度來說,實驗室的測試要更苛刻于現網測試,現在烽火通信正在準備下一步的現網測試。該系統(tǒng)面向市場后,將為接入網帶來一場融合革命。
LINK:中國聯通PON集采動態(tài)
近日,中國聯通發(fā)布PON設備集采公告,本次采購包括光線路終端(OLT)設備、光網絡單元(ONU)設備及相應的網管設備等。其中PON設備包括EPON、GPON兩種,入選此次集采的設備廠商中,不僅有華為、中興、上海貝爾、烽火等主流設備廠商,還有青島龍?zhí)┨煜琛⑿锣]通信等新興廠商。
物聯網相關文章:物聯網是什么
p2p機相關文章:p2p原理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