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特爾杯:達到預期目的,多核教育還需深入
1,此次競賽達到了預定的目標,即:參賽人數(shù)擴大;國內的競賽有國外隊的參與;很多學生想到了好點子,例如幫助殘疾人(諸如英特爾杯獲得者“基于視覺跟蹤技術的殘疾人輔助系統(tǒng)”)和游戲(諸如一等獎“基于手部動作感應和即時音頻合成的虛擬演奏系統(tǒng)”)方面。
當然,04年、06年的英特爾杯也是出于這樣的競賽目的,每屆競賽都不斷地向這個目標邁進。尤其有特色的是,今年美國麻薩諸塞洛厄爾大學——University of Massachusetts Lowell大學隊首次參加,印度兩個學校也首次派隊參賽,其中有2007年印度大學排名第一的IIT(India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Madras)。
不過,今年競賽也遇到了一些波折:決賽時趕上奧運會,印度、馬來西亞和中國香港的機器人等作品入關困難。
2,今年的參賽水平也有提高。當年王越院士和英特爾公司副總裁王文漢博士曾定了一個競賽的調子:英特爾杯是好學生的精英賽。這次由于是最新的芯片(英特爾Core2 Duo),老師不太會,網(wǎng)上也找不到現(xiàn)成的方案,因此需要學生花很長的時間啃下來。為此,組委會對學生進行了一周的培訓。從美國來參賽的帶隊老師——羅教授評價說競賽水平比他想象的要高很多。
英特爾杯始于2002年,讓本科生做微處理器應用也是王越、王文漢博士出的主意。當時大部分人認為:“讓學生做做單片機就可以了,本科生能夠做計算機系統(tǒng)嗎?不會!”但是歷史告訴我們這是潮流所趨,這正如電子管、晶體管漸漸失去光環(huán),集成電路成為潮流一樣。所以你如果跟得上新事物,跑得足夠快,就能入主流。
3,競賽過程保證公平。尤其一等獎從嚴把關。令評委欣慰的是:在獲獎名單公示期內是零投訴。為了做到公平公正,評委不僅有國內高校代表,還邀請了來自新加坡國立大學、香港科技大學、美國參賽隊的教授,以及英特爾嵌入式芯片研發(fā)所在地——美國亞利桑那的2名工程師,評委特長分布在計算機、軟件和電子方面。評選過程是這樣的:在第一輪評選時分為四個組,由抽簽決定評委分在哪組,但評委不能分在自己學校所在的組。第二輪的原則是:去掉最高分和最低分,然后計算平均分。英特爾杯還嚴格按照一定的比例產(chǎn)生:即一等獎占8%,一共13個隊;二等獎占16%,三等獎占32%。
4,通過這次競賽也能看出一些問題:現(xiàn)在雙核掌握的程度沒有想象中的那么好,應用還不夠熟練,其根源在于師資隊伍的培養(yǎng)上。為此,英特爾已在102所高校開設了多核課程,清華、浙大、武漢大學等高校也在積極改進課程體系。從今年競賽來看,徐教授認為如果老師沒有多核方面的科研背景,實驗室沒有一定的基礎,學生想得一等獎很困難。 linux操作系統(tǒng)文章專題:linux操作系統(tǒng)詳解(linux不再難懂)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