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ARM9處理器S3C2410的數字多路語音記錄器
AC48304是一種專用的語音處理DSP芯片,需要運行相應的DSP程序。正常運行前, AC48304有兩個程序需要下載:kernel(內核)程序和application(應用)程序。kernel程序是個只有幾百字節(jié)的小程序,完成DSP的初始化工作,為下載應用程序做準備。application程序則完成AC48304的所有功能,在kernel程序程序下載完成后,才可以下載application程序。AC48304有4個工作模式:內核下載模式、程序下載模式、初始化模式、運行模式。其中運行模式有兩個狀態(tài):空閑狀態(tài)和激活狀態(tài),用戶只能在空閑狀態(tài)改變芯片的工作參數。
4. 軟件設計
4.1Linux中的驅動程序設計
操作系統(tǒng)采用的是嵌入式Linux操作系統(tǒng)。Linux具有效率高、內核小的優(yōu)點,且開放源代碼,完全免費。在Linux操作系統(tǒng)下,應用程序不能直接訪問硬件,盡管Linux在ARM平臺上有較完整的板級支持包,但在該系統(tǒng)的開發(fā)工作中仍然要完成部分設備的驅動程序設計,包括AC48304驅動程序、LE58QL021驅動程序、S-EEPROM驅動程序等。
設備驅動程序要為應用軟件提供設備打開、關閉、設備控制及數據讀/寫等接口, 即一些類似于open、close、read和write的函數,在主程序中直接采用文件讀寫的方式實現數據的收發(fā)。LE58QL021與ARM處理器之間采用MPI串行控制總線,MPI驅動接口結構定義如下:
static file_operations mpi_ctl_fops = {
ioctl:mpi_ctl_ioctl, //設備控制
open:mpi_open, //打開設備
close:mpi
_ close, //關閉設備
}
linux提供ioremap函數將I/O內存資源的物理地址映射到核心虛地址空間,然后可像操作寄存器那樣進行數據讀寫。編寫驅動程序的時候,必須提供兩個函數,一個是module_init(),insmod在加載此模塊的時候自動調用,負責進行設備驅動程序的初始化工作,一個函數是module_exit,在模塊被卸載時調用,負責進行設備驅動程序的清除工作。
4.2 AC48304的數據讀寫實現
每個AC48304可同時進行4個通道的語音編/解碼,片內有數據緩存區(qū),編碼后的語音數據先存儲在各通道的緩存區(qū),然后依次拷貝到輸出緩沖區(qū)。表1為本系統(tǒng)支持的幾種主要語音編碼格式的相關參數。其中G.711的A/u律數據量最大為64kbps,每個通道每秒有8000字節(jié)的數據,而AC48304的數據讀取區(qū)的有效量為80字節(jié),即每秒鐘要進行100次的讀取操作,對每個AC48304而言每秒鐘要進行400次讀取操作才能保證數據及時讀取。由于語音編碼包是以恒定的速率產生的,因此每2.5毫秒必須對DSP進行一次讀取操作。本平臺的Linux內核中,進
程調度算法的時間單位為10毫秒,在進程中執(zhí)行數據的讀取操作很難保證數據及時讀取,如果某個服務進程或者是本進程中的某個控制操作執(zhí)行時間過長,就會造成語音數據的丟失。
表1:語音數據特性
Linux中程序運行的環(huán)境分為內核空間和用戶空間,內核空間的程序優(yōu)先級高于用戶空間。為保證編碼數據被及時讀取,需在內核級別的進程中定時讀取AC48304產生的數據。有兩種方式可將用戶程序加入到內核空間中運行:修改Linux內核源代碼,直接將用戶程序代碼編譯到內核中;利用Linux的模塊機制,動態(tài)的將用戶程序代碼添加到內核空間中運行。第一種方法實現難度比較大,而且容易出錯。第二種方法實現難度小,效果與第一種相同,本系統(tǒng)中采用的是第二種方法。
將AC48304的讀取操作作為驅動程序進行設計,使用insmod命令動態(tài)加載到內核中去,在定時中斷的服務函數中讀取AC48304的數據。S3C2410中有5個用戶可編程的時鐘中斷,中斷優(yōu)先級別高,中斷的頻率可編程控制,其中時鐘中斷Timer3已用于DMA控制,Tmer4用于進程調度。本系統(tǒng)的程序設計中使用Timer2,通過配置相關控制寄存器將Timer2的中斷頻率設為500HZ,適當的增加讀取查詢操作頻率,保證數據及時讀取。中斷服務函數是由內核來執(zhí)行的,優(yōu)先級高于用戶程序,可保證讀取操作的實時性。為AC48304的每個通道分配一個數據緩沖區(qū),定時中斷函數中讀取的數據先保存在緩沖區(qū)中,用戶程序通過讀取該緩沖區(qū)獲得語音數據,這樣對外部用戶而言,語音數據沒有丟失,語音延遲在毫秒級別,完全可以滿足需求。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