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嵌入式系統 > 業(yè)界動態(tài) > 中國芯 一場跨國聯姻攪動了整個半導體圈

中國芯 一場跨國聯姻攪動了整個半導體圈

作者: 時間:2015-06-26 來源:第一財經日報 收藏

  產業(yè)整合潮下的追趕

本文引用地址:http://butianyuan.cn/article/276304.htm

  “在中國市場蓬勃興起的同時,我們也應當看到國內的集成電路制造企業(yè)目前面臨的一些困難,包括工藝水平的差距,以及因為現有的差距,國內的制造企業(yè)享受不到先進工藝帶來的紅利,使得設備投資回報率低、運營成本居高不下。”上述接近中芯國際人士對本報記者說。

  這也直接導致了“”普遍小而散。如今,小到手機、平板電腦,大到民航客機、導彈,都離不開大規(guī)模集成電路。據統計,近年來中國每年進口的集成電路芯片總值超過了石油進口。在這一產業(yè),我國的技術水平與國際領先水平相比,至少落后3~4年。

  而從全球角度來看,目前半導體代工巨頭臺積電,已實現從28納米工藝向20納米、16納米、接近14納米工藝升級。后崛起的三星,直接從28納米過渡到了14納米工藝。集成電路制造工藝近年來迭代迅速。

  作為大陸集成電路制造龍頭企業(yè),中芯國際成熟制造工藝仍是28納米。去年6月,國務院引發(fā)《國家集成電路產業(yè)發(fā)展推進綱要》,提出到2020年實現16/14納米制造工藝規(guī)模量產。

  接近中芯國際人士對記者表示,四家公司的合作借助技術合作與資本手段,打通產業(yè)鏈布局基礎研發(fā)資源,發(fā)展先進工藝自研能力,在20納米以下節(jié)點演進關鍵階段對第一階段形成追趕能力,并能授權給國內其他業(yè)界公司使用,在增強企業(yè)自身實力的同時,也容易推動中國集成電路產業(yè)的發(fā)展。即便無法追趕同業(yè)競爭對手英特爾、三星,但如果年底前量產,也有望超越臺積電、聯電的量產,進入全球工藝第一集團軍。

  但王艷輝坦言,想要“彎道超車”并不容易。

  “應該說中芯國際發(fā)展14納米有點晚了,如果完全自己開發(fā)還需要很長時間。合資起到了催化劑作用,會加速14納米工藝成熟。”王艷輝說。

  同時,今年臺積電、三星均可實現14納米工藝規(guī)模量產,到2020年,可能會推出10納米、7納米制造工藝。目前,高通芯片的主要代工合作伙伴仍是臺積電,海思芯片也是臺積電的戰(zhàn)略合作伙伴,臺積電發(fā)展16納米工藝時,海思是其第一個客戶。

  “代工行業(yè),競爭成敗取決于價格和技術領先性。中芯國際14納米工藝未來成熟以后,只能說在同樣14納米制造的競爭中,業(yè)內會多一個選擇。”王艷輝說。

pic相關文章:pic是什么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關鍵詞: 中國芯 華為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qū)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