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要硬啃美國高端手機市場 中國供應(yīng)鏈廠商受益明顯
美國的CES展就要開了,以往這個展會對于中國的手機廠商來說,基本上只能做看客份兒,因為美國的手機消費市場,有七成以上都由高端智能手機占領(lǐng)。
本文引用地址:http://butianyuan.cn/article/201801/373814.htm不過本屆美國的CES展對于中國的手機廠商來說,其意義可能就完全不一樣了。有消息顯示,在下月即將開始的美國CES展上,華為會向外界宣布,旗艦智能手機Mate 10將合約機的方式,通過與美國的電信運營商聯(lián)合銷售,正式登陸美國市場。
由于美國的電信運營商控制著智能手機市場80%的銷量?;旧鲜謾C廠商里,誰能拿下運營商,就表示誰得到了美國市場認可,真正的進入到了美國市場。如果華為Mate 10合約機的出貨量在美國市場得到了保證,也表明華為的高端手機轉(zhuǎn)型之路真正獲得了成功。
在此之前,中國的手機廠商里,能通過線下渠道進入美國市場的,也僅有中興通訊和其它被中國廠商收購回來的海外品牌,如摩托羅拉、阿爾卡特等,并且出貨量明顯不足以說明它們在美國市場的地位,也與高端手機的形象基本無緣。而其它的中國手機所謂的進入到了美國市場,一般都是指通過電商的線上模式,把手機賣到了美國的消費者手上。同樣,相比那些通過線下主流運營商渠道交易的高端品牌手機出貨量來說,這些中國手機的線上銷量也是微不足道。
華為是全球范圍內(nèi)少有有能力自主設(shè)計手機主控芯片的廠商,加上其在通訊設(shè)備上的國際地位,以及通訊領(lǐng)域的專利布局,華為手機已經(jīng)慢慢成長為一個有著自主硬件設(shè)計思想的獨立品牌。
因此與國內(nèi)其它品牌廠商的出海計劃不同,華為除了在人口基數(shù)大,專利要求低的新興市場上,加強品牌輸出與產(chǎn)品落地外(如印度與東南亞市場),還積極開拓主要由高端機型消費主宰的歐洲市場,很多華為手機的新產(chǎn)品發(fā)布會,都選擇了在歐洲進行。
當然,華為盯著美國市場也不是一天兩天了,除手機外,華為穿戴設(shè)備、平板電腦都有在美國市場的線上與線下銷售。其實華為旗下也有多款手機通過中、小運營商貼牌的模式,賣到美國本土市場,只是中、小運營商渠道覆蓋能力有限,華為在美國的整體銷量十分有限。
據(jù)行業(yè)確認的消息顯示,此次華為CES上公布合作對象將會是美國電信運營商AT&T,預(yù)計最快在明年第一季度,美國用戶就可以從AT&T那購買到合約版的華為高端手機Mate 10,華為和AT&T將會在在CES上公布具體的補貼計劃與銷售細節(jié)等。
AT&T目前為美國第一大移動運營商,在美國手機銷售市場上有著舉足輕重的行業(yè)地位。多年前,華為為了繞過專利與政策限制,也與AT&T合作推出過一款4G 安卓智能手機,同時AT&T還面向自己的企業(yè)用戶銷售過華為早期的平板電腦。另外還有消息稱,除了AT&T外,華為還在密切的與美國其它本土運營商接觸,希望把除Mate 10外的其它高端手機如P系列手機和自主設(shè)計的榮耀手機,也帶到美國市場銷售。
美國是全球高端智能手機利潤最豐厚的市場,其七成的市場份額都被蘋果和三星的高端機型所占領(lǐng)。而華為除了在中國市場上取得了第一的地位外,目前還在全球以與蘋果極小的差距名列第三位,華為的手機終端負責(zé)人近日曾公開表示,很快就會成為全球第二大手機廠商。
同時,華為在歐洲市場上,也正在快速吞食原來屬于三星的市場份額,目前歐洲市場上,三星、華為、蘋果已經(jīng)接近三足鼎立的局面,而且華為的市場占有率還在持續(xù)上升。
華為在歐洲市場上的成功,足以說明華為在高端機型上的專利布局能力與產(chǎn)品研發(fā)實力,也正在以外界難以想象的速度追趕蘋果與三星。事實上,華為手機近年來不但在安卓系統(tǒng)的軟件開發(fā)層面,足以與三星一比高下,并且在中國市場上完全強過三星,而且在硬件設(shè)計上同樣也不比三星落后太多。
華為自主設(shè)計的手機CPU性能表現(xiàn),也正在快速逼近三星和蘋果設(shè)計的手機CPU性能,并且華為在手機人工智能芯片,也取得了長足的進步。再加上華為在云端計算、通信設(shè)備、影像處理領(lǐng)域的實力,華為露出鋼牙,硬啃美國高端手機市場,表明華為已經(jīng)正式成為走出了中國市場的中國手機品牌。
華為手機走出國門,除了將對全球整個智能手機市場格局帶來一定程度的沖擊外,其出貨量的增加,直接受益的將是中國本土的手機供應(yīng)鏈廠商。據(jù)了解,華為在中國市場的本土采購比例接近七成,一旦華為克服了美國市場的品牌、產(chǎn)品、營銷、售后等考驗,中國的手機供應(yīng)鏈廠商也將受益于華為高端手機的出貨量增長,獲得更多的高價產(chǎn)品訂單和利潤回報。
評論